时间:2023-05-15 20:39:23 | 浏览:62
养鳝池内放养水生植物的作用是:遮荫,净化水质,改良底层土壤,增加水体的溶氧量,预防某些疾病,为黄鳝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在选择放养的水植物时,应坚持“八不要”的原则,一是不要有毒的水生植物;二是不要有浓烈气味的水生植物;三是不要株高超过70厘米的水生植物;四是不要叶面如盘的水生植物;五是不要柄上或梗上有刺的水生植物;六是不要根或茎在泥层中无限生长的水生植物;七是不要秋后容易衰亡腐败的水生植物;八是不要捞取困难的水生植物。
常见的最适宜鳝池内放养的水生植物有紫背萍、凤叶萍(水葫芦)、水花生、辣蓼、墨旱莲和海蚌含珠等。鳝池内选择放养水生植物要因池而定。如网箱内应选择水花生和风叶萍等;水泥池内应选择水花生与辣蓼间植;土池内应多放些墨旱莲和海蚌含珠等。
鳝池内如何培植凤叶萍品苗。凤叶萍又叫水葫芦,其繁衍能力强,株体不高,株身无异味,叶面光滑,蒸发量小,是黄鳝防暑遮荫的优良水生植物之一。但是,凤叶萍在鳝池里或者在固定的水域中,只能茂盛生长一年。翌年繁衍能力大减,抗病力衰退。要想在风叶萍灭绝的水域中,重新培育出茂盛生长的风叶萍,至少需要间隔6年时间。因此,在养鳝池中放养水生植物时,最好不要连年选择风叶萍移植,取代风叶萍的水生植物最好的是水花生和紫背萍。
夏秋时节如何移植水花生。有些养鳝者,想通过对黄鳝的储积和暂养,赌价出售,故喂黄鳝的时间是在夏季或秋季。夏秋时节在鳝池内移植水花生一定要竖植,切不可胡投乱植。夏秋时节移植水花生与春季移栽水花生有很大差异。春季移栽水花生,一少二稀,靠的是其自身发育,逐渐形成水花生排。而夏秋时节是直接大量地移植水花生,人工做成浮排。如果胡乱投植,将使一部分水花生没入水中,压入排底,不见天日,时间一长就会腐烂发臭,直接影响黄鳝的觅食和正常生长。
鳝池内应保持紫背萍旺盛生长。紫背萍又叫浮萍,其背面呈紫红色。紫背萍是各种类型养鳝池中都不可缺少的水生植物。它能遮荫、隔热,抵抗炎炎夏日对鳝池的辐射。天热时它能降低水湿,天凉时它能控制水温缓缓下降,鳝池内土层温度与水体温度的平衡,大部分是靠紫背萍来调节的。
大家知道,黄鳝在生长过程中要在水体中和土层里排泄大量的粪便,这些粪便分解出来的氮素肥料,就由紫背萍等水生植物去吸收,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溶氧量增高。此外,紫背萍的旺盛生长,还能起到防治黄鳝烂皮症的作用。木一个养鳝能手查看鳝池内黄鳝是否生长正常,往往是通过紫背萍是否旺盛生长来判定的。
怎样才能使紫背萍在鳝池内保持旺盛的生长呢?
(1)调控稀密度。在黄鳝生长的适温条件下,紫背萍分强,生长迅速。因此,每两天就要用捞子打捞一部分,使其不稀不密,正常分生长,旺盛代谢。
(2)防治病虫害。紫背萍常生黑点病和蚜虫病。黑点病:用10%生石灰水喷雾,1天1次,连续2~3天。施药后如遇降雨,要补喷1~2次。
(3)施含氯类药物后重植新萍。紫背萍惧怕含氯类农药和渔药。如果在鳝池内连续数日施漂用白粉、活性氯和强氯精等药物,紫背萍就会逐渐衰败死亡。因此,鳝池内施用含氯类药物后,要重新移植新的紫背萍。
鳝池内水生植物的移栽要点。鳝池内水生植物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黄鳝的快速生长。移栽水生植物有下列技术要点。
(1)选择两种以上的水生植物间植(紫背萍除外)。在移栽水生植物时,最好选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水生植物间植,如水花生与辣蓼间植,凤叶萍与海蚌含珠间植,墨旱莲、辣蓼与海蚌含珠间植等。不论选择哪几种水生植物间植,其池内都要放养紫背萍。
(2)清明节前后移栽最好(除紫背萍外)。鳝池内选择移栽水生植物的时间最好在清明节前后。这时气候温和,草木复苏,移栽容易成活,且未来生长的一段日子里阳光不那么强烈。待到阳光强烈的盛夏到来时,水生植物已生长茂密起来。
(3)在鳝池中央移栽(除紫背萍外)。鳝池内移栽水生植物一定要栽在池子中央。因为池子中部是黄鳝栖息的地方,而池周边则是黄鳝觅食的活动场所。也就是说,定位扎根的水生植物要栽在池子的中部,非定位扎根的水生植物(如紫背萍等)就放养在池子的四周。
(4)移栽2/3的面积(紫背萍除外)。移栽2/3的面积,指的是将定位扎根、能立出水面的水生植物,在鳝池中部移栽,使其移栽面积占全池底部面积的2/3左右。其余1/3的四周面积,就放养紫背萍等不定位扎根的水生植物
移栽对比试验认为莲藕、芋头和稗草不宜移栽在黄鳝养殖池内。因为这三种水生植物具有占用空间大,荫蔽大,根蔸庞大,地下茎生长无度等弱点。莲藕:气味浓烈,影响黄鳝觅食。莲藕满池穿插萝生,破坏黄鳝洞穴。芋头:有毒,黄鳝惧怕这种植物。在自然环境中,从未发现黄鳝在芋头根须下打洞潜伏。稗草:株高,质坚硬,秋后衰亡,容易腐烂。
此外,这三种植物一旦生长茂盛,就会造成不好投食不好清残、不好施药、不好观察黄鳝病性和生长等情况7.保持鳝池内2/3的出水植物全年不动保持鳝池内2/3的出水植物全年不动,指的是鳝池中央定位移栽的2/3那部分水生植物,应保持整个养殖期间都不割和不扯拉。其目的是保证黄鳝在此2/3的水生植物下长期定位潜伏。
为什么要保证黄鳝在2/3的水生植物下长期定位潜伏呢?因为黄鳝的正常生长,需要保持安静清逸的环境和长期定位不变的洞穴来休养生息。倘若这2/3的环境被破坏或者旧洞穴被践踏,黄鳝就需消耗体力重新打洞潜伏,并对新环境重新适应。这不仅使黄鳝不能正常生长,而且还会导致黄鳝一段时间拒食掉膘。
在鳝池内保持2/3的出水植物全年不动,其出水植物在定位生长中会长高下卧,并逐渐形成水生植物排,这对黄鳝抵抗高温、抵抗严寒和抵抗暴风骤雨的袭击等都将提供良好的场所。
大家好!纵观国内黄鳝养殖状况,其主要的养殖方式有水泥池养殖、池塘网箱养殖、稻田仿生态养殖等。从技术角度分析,其养殖方式大多以获取季节差价为目的的囤养方式,即将野生黄鳝在低价位时囤养起来,在高价位时销售。由于技术含量低、管理不规范、高回报和高
黄鳝的生殖季节约在4-8月份,盛期为5-6月份。当年幼鳝只能长到20厘米左右,2龄黄鳝性成熟,一般体长34厘米左右。充分成熟的亲鳝,下腹部膨大柔软呈浅橘红色;上腹部青灰带黄色,成熟雌鳝的腹部有一条紫红色横条纹,腹皮稍透明,产卵后恢复原态。当
大家好!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好多东西都已经人工养殖了,养殖方式也是五花八门,黄鳝也不例外,黄鳝养殖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池塘、网箱、稻田等养殖方式,其中以网箱养殖较为灵活方便。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讲讲,黄鳝的人工饲养,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养殖朋友有
小池塘养殖黄鳝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合理建造鳝池 黄鳝的饲养池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建造,可在房前屋后的空地、土坑、水沟边及田边地角等处建小池塘。鳝池的面积一般以 50-100平方米为宜,对于庭院小规模养殖,每口池以10平方米
养殖一亩黄鳝多少成本?一亩黄鳝养殖池建池费用13000元,需中等规格(条重30~50克)种苗1000~1300公斤,以每公斤15~20元计算,需花成本约20000元。经5~8个月的饲养体重可增加3~5倍,一亩可以增重3000公斤,按每增重1
养鳝池内放养水生植物的作用是:遮荫,净化水质,改良底层土壤,增加水体的溶氧量,预防某些疾病,为黄鳝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在选择放养的水植物时,应坚持“八不要”的原则,一是不要有毒的水生植物;二是不要有浓烈气味的水生植物;三是不要株高超过70厘
广西通灵大峡谷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原始森林地区,植被覆盖率为95%,植物种类多达两千多类,享有“世界上最绿的峡谷”之美称。全缘火麻树是荨麻目荨麻科火麻树属的植物,树高3—7米,能速生速种,生命力顽强,砍后可再生。讲到咬人树,也许会使人想起嘴巴、
从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湖北的养殖淡季,这段时间温度低、阳光少,各种养殖品种大多已出售。养殖户也习惯于休息和不用药。但经调查了解,湖北这几年黄鳝越冬仍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很严重,造成的损失也触目惊心。1.做苗种:由于黄鳝养殖用的都是野生苗
黄鳝是一种常见的水生物,其外表形状类似水蛇一样,相信大多数渔民都十分熟悉。近些年随着水产品在市场上的的火热,黄鳝这一营养丰富且药性良好的美食备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不仅如此黄鳝生命力强,容易运输,十分适合发展人工养殖。那么目前黄鳝在市场上的
黄鳝肉嫩味鲜,营养价值较高,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市场前景非常好。可随着农村污染加剧,野生黄鳝越来越少,现市场上的黄鳝多以人工养殖为主。不过想要养好黄鳝却不容易,一不小心便可能进入养殖误区!1、种苗误区目前黄鳝人工繁育种苗还处于探索阶段,并
黄鳝又称鳝鱼,营养价值很高,是上等佳肴。它多栖于池塘、水田、沟渠、河道边等水体中,掘洞穴居,以小鱼、蝌蚪、小蛙、蚯蚓、小昆虫等为食。鳝鱼性贪食,但又耐饥饿,生活力很强。黄鳝昼伏夜出,多在傍晚及夜间出洞活动。生长适温为15~30℃,10℃以下
黄鳝养殖的大致流程第一,前期准备工作第二,进苗、放苗第三,训食,喂食第四,基本用药和日常管理一 、前期准备工作:草,黄鳝养殖,草在鱼在,草亡鱼亡。 在准备工作中,已经聊过了早期的水草培育,也说过了放苗前挂网箱,进水草。下面再说说几个实际养
在黄鳝的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黄鳝的冷暖、饮食,要对黄鳝百般“呵护”,善待黄鳝,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的原理,也可以轻松的养殖黄鳝,给黄鳝建一个“五星级”的大棚之家,用来养殖黄鳝,会缩短养殖黄鳝的周期,也便于黄鳝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在冬天,可以让
1 .选好鳝种 鳝种必须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不能采用钓钩捕捉的幼鳝,因体内有损伤,极易死亡。鳝种规格或大一点或小一点都可以(有条件最好大一点的),但切忌大小混养,一定按大小分开养,不能有差异。 在大规模开展黄鳝养殖时,鳝种供应是个关键
黄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不仅能作佳肴,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由于人们过度捕捉,造成野生资源减少,因此,人工养殖黄鳝成为农村水产养殖中的一项经济效益较高的养殖业,养殖经验逐步推广,养殖面积也在扩大。那么,怎样养鳝鱼才能获得高产高效呢?下面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