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20:40:19 | 浏览:1443
黄鳝的生殖季节约在4-8月份,盛期为5-6月份。当年幼鳝只能长到20厘米左右,2龄黄鳝性成熟,一般体长34厘米左右。充分成熟的亲鳝,下腹部膨大柔软呈浅橘红色;上腹部青灰带黄色,成熟雌鳝的腹部有一条紫红色横条纹,腹皮稍透明,产卵后恢复原态。
当黄鳝达到性成熟时,卵巢发育完全,即在自然环境下进行自然繁殖。黄鳝产卵常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或在水生植物、乱石块间。产卵前亲鳝先吐泡沫为巢,然后产卵于巢内,借助泡沫浮力将卵浮起。
随着养鳝生产的发展,单靠自然繁殖无法解决大面积养殖所需要的苗种,必须设法模拟与自然繁殖相当的环境条件,让其在繁殖池里进行繁殖,以期获得大量鱼苗。首先在池塘中栽植水浮莲等水生植物,借此遮蔽阳光,保持池水清凉,以利亲鳝产卵。然后将捕获的亲鳝放入池里,投以下杂鱼浆等蛋白质较高的饲料,经3天左右就能产卵。受精卵附着在水浮莲上,但其黏性不强,若轻摇浮莲根部,卵随即落下。黄鳝的卵大而圆,金黄色,且具光泽,外部呈透明,沉性,无黏性,卵径大小随雌鱼大小而异,一般3.8~4毫米。卵分批产出,每次产卵数量不一。个体怀卵量最高为500粒,最少为100粒,但是以100粒左右居多。体长50厘米左右的个体,其怀卵量为1000粒以上,一次产卵数约为200余粒。再将产出的卵移入孵化网箱中,用半流水孵化。受精卵吸水膨胀后扩大到4.5毫米,孵化时间随水温高低而异,水温28~30℃,仅需4~5天;水温在20℃左右,则需10天以上才能完成孵化过程。
人工繁殖。(1)亲鳝选择。雌鳝选择体长30厘米左右、体重150~250克为好。成熟雌鳝腹部膨大呈纺锤形,个体较小的成熟雌鳝腹部有一明显透明带,体外可见卵粒轮廓。用手轻摸腹部柔软而有弹性,生殖孔红肿。雄鳝体重宜选200~500克为好,雄鳝腹部较小,腹面有血丝状斑纹,生殖孔红肿。用手挤压腹部,能挤出少量透明状液体,在高倍显微镜下可见活动精子。
(2)催产。1)催产剂选定。使用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进行1次注射。
2)注射剂量。视亲鱼大小而定,15~50克的雌鳝,每尾注射LRH-A5~10微克;50~250克的雌鳝,每尾注射10~30微克。
3)注射部位及方法。将选好的亲鳝用干毛巾或纱布包好,防止其滑动,然后在胸腔进行注射,注射深度不超过0.5厘米。注射量不超过1毫升。雄在雌鳝注射后24小时再注射,每尾注射LRH-A1020微克,注射后的亲鳝放在水族箱或网箱中暂养。水族箱中水不宜过深,一般20-30厘米,每天换水1次。水温在25℃以下时、注射后40小时开始检查,每隔3小时检查1次,同批注射的亲鱼,效应时间往往很不一致。一般可在注射后75小时左右检查。检查的方法是捉住亲鳝,用手触摸其腹部,并由前向后移动,如感到鳝卵已经游离,表明已经排卵,应立即进行人工授精。
(3)人工授精。将检查选出的雌鳝取出,一手用干毛巾握住前部,另一手由前向后挤压腹部,部分亲鳝即可顺利挤出卵,但是多数亲鳝会出现泄殖腔堵塞现象,遇此现象可用小剪刀在泄殖腔处向里剪开0.5~1厘米,然后再进行挤压,排出的卵一般可挤出,连续3~5次,使其产空为止。放卵容器可用玻璃缸式瓷盆,待卵挤入容器后,即把雄鳝杀死,取出精巢,取一小部分在放大400倍以上的显微镜下观察,倘若精子活动正常,即可用剪刀把精巢剪碎,放入产出的卵中,充分搅拌(人工授精时的雄雌配比视产卵量的多少而定,约为3:1~5:1),然后加入任氏溶液(配方:氯化钠0.78克、碳酸氢钠0.0021克、氯化钾0.02克、氯化钙0.021克、蒸馏水100毫升)200毫升,放置5分钟,再加清水洗去精巢碎片和血污,完成人工授精后,放入孵化器中静水孵化。
(4) 人工孵化。孵化器可根据产卵数量因地制宜地选用,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有:无论采用哪种容器孵化,要求水不宜太深,一般控制在10厘米左右。未受精的卵应及时剔除,否则容易恶化水质。在封闭型容器中孵化时,要注意经常换水,换水时水温差不要超过5℃。黄鳝受精卵孵化时,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越向后期,耗氧量越大,因此,在缸、盆中静水孵化时要增加换水次数。
(5)黄鳝的胚胎及鱼苗的发育。黄鳝的卵比水的比重大,没有黏性,卵径很大,直径在3.8~4毫米之间,吸水膨胀后扩大到4.5毫米左右。卵膜半透明,卵黄囊呈淡橘黄色,内有许多油球。受精卵在水温25~28℃时,36~48小时胚体即基本形成,肌节、眼泡、耳囊、居维氏管及心脏等器官都已出现,肌肉能微微收缩。肌节共有99节:躯干73节,尾部26节。卵黄上由肠下静脉形成了强大的血管网,鳍褶上也出现了许多稠密的血管。胸鳍已长成。全身散布着许多细小的黑色素。眼睛上尚未出现色素。腹部有一行整齐的脂肪球。经过52小时(水温29.5℃),全长达11毫米,身体弯曲,肌节共形成127节:躯干75节,尾部52节。鳍褶增大,上面血管显著增多。胸鳍也逐渐扩大,在上面也形成血管网。居维氏管缩短,且已经形成,但不能活动。在围心腔和卵黄囊的前部生出不少孵化腺,身体上面的黑色素增多,眼部亦出现少数黑色素。
鱼苗全长达13毫米时,即从卵膜内孵出,刚孵出的鱼苗能够间断地作上下游动。身体仍弯曲。胸鳍扩大到最大限度,不断地来回摆动。卵黄囊向前后两端伸展。前端有较大的油球。卵黄囊、胸鳍及鳍褶上的血管网仍然存在。围心腔和卵黄囊前部仍有少量孵化腺,身体和眼睛上面的黑色素增多。鳃盖伸到第2鳃弓。孵出后49小时,当水温28℃时,鱼苗体长达17毫米。身体能蜿蜒游动。全身黑色素显著增多,卵黄囊前端延长成袋状,上面有比较稀疏的黑色素,血管随卵黄囊的缩小而减少。孵化腺已仍有血管,鳃褶上的血管仍然存在。胸鳍缩小,上面全部消失。
(5) 孵出后93小时(水温28℃),鱼苗全长达21毫米,身体仍不能伸直。卵黄囊成三角形,后端有一缺刻,上面的血管显著减少,上半部的色素分布较下半部密。鳍褶缩小,上面仍有血管,但比前期稀疏。胸鳍上的血管也比前期细小,来回摆动剧烈,每分钟可达124次,眼部具有较密。孵出后145小时,体长达22.5毫米,鱼苗身体已能伸直。卵黄囊成长形,后端缺刻消失,血管网更加缩小。胸鳍和鳍褶显著缩小,但仍有微弱的血管网。鱼苗游动迅速,能经常游至水面,举头吸入空气,营气呼吸。孵出后266小时(水温31℃),体长达28毫米,卵黄囊尚未完全消失,仍有血管,但被黑色素所盖蔽。全身呈黑色。头部、上颚边缘及眼下有深黄色的色素。身体前部体表的血管消失;后部的也接近消失。胸鳍则逐渐退化、不断缩小。心脏的位置和一般鱼类不同,离头部较远。此后,随着卵黄囊的消失,鳝苗能够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时,即可转入苗种培育阶段。
小池塘养殖黄鳝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合理建造鳝池 黄鳝的饲养池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建造,可在房前屋后的空地、土坑、水沟边及田边地角等处建小池塘。鳝池的面积一般以 50-100平方米为宜,对于庭院小规模养殖,每口池以10平方米
黄鳝的生殖季节约在4-8月份,盛期为5-6月份。当年幼鳝只能长到20厘米左右,2龄黄鳝性成熟,一般体长34厘米左右。充分成熟的亲鳝,下腹部膨大柔软呈浅橘红色;上腹部青灰带黄色,成熟雌鳝的腹部有一条紫红色横条纹,腹皮稍透明,产卵后恢复原态。当
黄鳝养殖的大致流程第一,前期准备工作第二,进苗、放苗第三,训食,喂食第四,基本用药和日常管理一 、前期准备工作:草,黄鳝养殖,草在鱼在,草亡鱼亡。 在准备工作中,已经聊过了早期的水草培育,也说过了放苗前挂网箱,进水草。下面再说说几个实际养
在黄鳝的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黄鳝的冷暖、饮食,要对黄鳝百般“呵护”,善待黄鳝,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的原理,也可以轻松的养殖黄鳝,给黄鳝建一个“五星级”的大棚之家,用来养殖黄鳝,会缩短养殖黄鳝的周期,也便于黄鳝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在冬天,可以让
你爱吃黄鳝吗?黄鳝一直是大家喜欢吃、爱吃的一直食材,但在养殖的过程中充满着艰辛,需要养殖人员特别的细心和耐心,需要掌握好黄鳝的生活习性和把控住养殖周边的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黄鳝的养殖工作。一、养鳝要学会“懂黄鳝”。黄鳝养殖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黄鳝,别名鳝鱼,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除西北干旱地区外,全国各地广泛分布, 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中。肉质鲜嫩,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补五脏,主治虚劳,身体消瘦,湿热,身痒,臁疮及肠风痔漏。野生黄鳝主要
一,黄鳝的养殖是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水产业。首先我们要了解黄鳝的特性和野外生长环境,我们对其进行人工养殖,要做的就是模拟黄鳝的生存环境,并加以适当改善摸索来达到我们对其进行高密度养殖的目的。(以下描述的是亚种,直接干货哦)鳝鱼1,黄鳝,其洞穴
7月正是黄鳝的繁殖高峰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研究员李忠博士每天都在黄鳝繁殖箱前观察母黄鳝的各种变化,做好实验记录。五年来,李忠在2省5市6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了黄鳝规模化人工催产繁殖示范运转。其中黄鳝亲本
黄鳝养殖的三要素为水、种、饵中投饲技朮黄鳝养殖的三要素为水、种、饵,但在养殖成本中,饵料的投资最大,占养殖成本的60%-70%。养殖产量的高低和养殖经济效益的好坏,除了取决于饲料的营养价值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养期间的管理水平,而投饲技术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鳝(Momopterus albus Zuiew)的养殖环境条件、放养、饲养管理、 日常管理、病害防治、 捕捞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黄鳝的土池、水泥池和网箱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
养黄鳝也是特种水产养殖之一,饲养得当经济效益收入要比养鱼的高,所以在农村水产养殖上,养黄鳝的户数,近年来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养黄鳝的农户中也有不少是失败的,查其原因有多方面的。但在技术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八类。1、乱购苗种。许多养殖户外地购买
近年来,随着农村黄鳝捕捞的增多,通过药物、电击等方式捕捞黄鳝的的增长,野生黄鳝的数量逐年递减,随着市场对黄鳝需求的增加,在人工培育和养殖黄鳝上,成为一个十分热门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农村,有大量的田地和稻田,土地肥沃,只要了解黄鳝的生活习性和
近年来,随着农村黄鳝捕捞的增多,通过药物、电击等方式捕捞黄鳝的的增长,野生黄鳝的数量逐年递减,随着市场对黄鳝需求的增加,在人工培育和养殖黄鳝上,成为一个十分热门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农村,有大量的田地和稻田,土地肥沃,只要了解黄鳝的生活习性和
大家好!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好多东西都已经人工养殖了,养殖方式也是五花八门,黄鳝也不例外,黄鳝养殖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池塘、网箱、稻田等养殖方式,其中以网箱养殖较为灵活方便。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讲讲,黄鳝的人工饲养,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养殖朋友有
大家好!纵观国内黄鳝养殖状况,其主要的养殖方式有水泥池养殖、池塘网箱养殖、稻田仿生态养殖等。从技术角度分析,其养殖方式大多以获取季节差价为目的的囤养方式,即将野生黄鳝在低价位时囤养起来,在高价位时销售。由于技术含量低、管理不规范、高回报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