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20:34:44 | 浏览:221
7月正是黄鳝的繁殖高峰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研究员李忠博士每天都在黄鳝繁殖箱前观察母黄鳝的各种变化,做好实验记录。
五年来,李忠在2省5市6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了黄鳝规模化人工催产繁殖示范运转。其中黄鳝亲本规模化产卵率达70%(野生亲本)和95%(家养亲本)以上;受精孵化率为30%~95%,平均为40%~60%。
这标志着长江所在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殖与示范方面取得成功,对黄鳝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鳝是合鳃鱼科黄鳝属的一种鱼类,在我国各地均有生产,以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其味道鲜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加入养殖黄鳝的行列。
作为我国重要的特种经济养殖鱼类,2017年全国统计黄鳝产量为38.6万吨,基础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湖北省为第一养殖大省,占总产量的47.6%。
不过,苗种问题始终是横在黄鳝产业发展路上的一只“拦路虎”。“目前,黄鳝养殖产业中,苗种绝大多数来源于野生捕捞苗。野生苗数量少,捕捞损伤造成的死亡率高,适合进苗时间短且受限于天气变化,这些因素限制了黄鳝产业的扩大和持续健康发展。”李忠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不断尝试对黄鳝进行规模化全人工产卵繁殖研究,此前尚无产业应用报道。
立足养殖户的实际需求,李忠从2013年开始着手对黄鳝进行人工规模化繁殖工作。他分别在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安徽省来安县、广德县等地的6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了黄鳝规模化人工产卵孵化繁殖示范工作。
一路走来,实属不易。李忠在多次失败与成功的磨炼中,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规模化人工繁殖方法,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比其他获得黄鳝幼苗的方式,李忠开展的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殖与示范工作有三方面的优点:规模化人工产卵极大提高了繁殖效率;车间层叠货架式微流水孵化,极大节约了繁殖空间;集约化孵化管理,避免了环境变化对卵发育造成的损伤,提高了成活率。
在示范过程中,李忠已经注意到了另外两个影响规模化的问题,长江所已开始聚焦研究:一是怀卵亲本的营养需求;二是病害防治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使繁殖场摆脱依靠野生亲本的窘境,目前市场购买的野生亲本在捕捞过程中,物理伤害造成卵在肚子中已经受到损伤,受精孵化率不稳定;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有望化解卵黄苗集中死亡的难题,2017年6月10日至20日,单批卵黄苗感染病毒死亡接近500万尾,这虽然是新生事物必经的挫折,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预示着产业化之路并不平坦。”李忠说。
李忠解释道,科学技术成功运用于产业,是众多专业领域科研人员合作的结果。繁育、养殖模式、营养需求、病害防治等系列领域知识的积累和人员配合才能促进黄鳝产业健康发展,规模化人工繁殖成功仅仅是产业发展的一块铺路砖,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更多科技支撑力量。“困难和挫折一直存在,不过我坚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记者了解到,市面上2两规格的黄鳝市场销售价格在35元/斤左右,这个价格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偏高。对比其他特种鱼类,在李忠看来,黄鳝合理的消费价格应在13元~15元每斤,如果降到这个合理的价格,黄鳝的总消费量应该会攀升到70万~80万吨。
李忠始终认为,科技的力量应该是让普通老百姓受惠。“黄鳝苗种规模化人工繁殖这项成果有望降低终端消费价格和提高养殖户产量,可以实现养殖户和消费者双赢的局面。”
截至目前,6家合作社累计出苗超过100万尾,早期孵化苗种已经顺利开口进食,长至6~7厘米,成活率95%以上。各合作社正在抓住繁殖高峰季节,加紧苗种生产。
小池塘养殖黄鳝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合理建造鳝池 黄鳝的饲养池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建造,可在房前屋后的空地、土坑、水沟边及田边地角等处建小池塘。鳝池的面积一般以 50-100平方米为宜,对于庭院小规模养殖,每口池以10平方米
黄鳝的生殖季节约在4-8月份,盛期为5-6月份。当年幼鳝只能长到20厘米左右,2龄黄鳝性成熟,一般体长34厘米左右。充分成熟的亲鳝,下腹部膨大柔软呈浅橘红色;上腹部青灰带黄色,成熟雌鳝的腹部有一条紫红色横条纹,腹皮稍透明,产卵后恢复原态。当
黄鳝养殖的大致流程第一,前期准备工作第二,进苗、放苗第三,训食,喂食第四,基本用药和日常管理一 、前期准备工作:草,黄鳝养殖,草在鱼在,草亡鱼亡。 在准备工作中,已经聊过了早期的水草培育,也说过了放苗前挂网箱,进水草。下面再说说几个实际养
在黄鳝的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黄鳝的冷暖、饮食,要对黄鳝百般“呵护”,善待黄鳝,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的原理,也可以轻松的养殖黄鳝,给黄鳝建一个“五星级”的大棚之家,用来养殖黄鳝,会缩短养殖黄鳝的周期,也便于黄鳝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在冬天,可以让
你爱吃黄鳝吗?黄鳝一直是大家喜欢吃、爱吃的一直食材,但在养殖的过程中充满着艰辛,需要养殖人员特别的细心和耐心,需要掌握好黄鳝的生活习性和把控住养殖周边的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黄鳝的养殖工作。一、养鳝要学会“懂黄鳝”。黄鳝养殖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黄鳝,别名鳝鱼,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除西北干旱地区外,全国各地广泛分布, 栖息在池塘、小河、稻田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中。肉质鲜嫩,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补五脏,主治虚劳,身体消瘦,湿热,身痒,臁疮及肠风痔漏。野生黄鳝主要
一,黄鳝的养殖是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水产业。首先我们要了解黄鳝的特性和野外生长环境,我们对其进行人工养殖,要做的就是模拟黄鳝的生存环境,并加以适当改善摸索来达到我们对其进行高密度养殖的目的。(以下描述的是亚种,直接干货哦)鳝鱼1,黄鳝,其洞穴
7月正是黄鳝的繁殖高峰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研究员李忠博士每天都在黄鳝繁殖箱前观察母黄鳝的各种变化,做好实验记录。五年来,李忠在2省5市6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了黄鳝规模化人工催产繁殖示范运转。其中黄鳝亲本
黄鳝养殖的三要素为水、种、饵中投饲技朮黄鳝养殖的三要素为水、种、饵,但在养殖成本中,饵料的投资最大,占养殖成本的60%-70%。养殖产量的高低和养殖经济效益的好坏,除了取决于饲料的营养价值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养期间的管理水平,而投饲技术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鳝(Momopterus albus Zuiew)的养殖环境条件、放养、饲养管理、 日常管理、病害防治、 捕捞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黄鳝的土池、水泥池和网箱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
养黄鳝也是特种水产养殖之一,饲养得当经济效益收入要比养鱼的高,所以在农村水产养殖上,养黄鳝的户数,近年来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养黄鳝的农户中也有不少是失败的,查其原因有多方面的。但在技术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八类。1、乱购苗种。许多养殖户外地购买
近年来,随着农村黄鳝捕捞的增多,通过药物、电击等方式捕捞黄鳝的的增长,野生黄鳝的数量逐年递减,随着市场对黄鳝需求的增加,在人工培育和养殖黄鳝上,成为一个十分热门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农村,有大量的田地和稻田,土地肥沃,只要了解黄鳝的生活习性和
近年来,随着农村黄鳝捕捞的增多,通过药物、电击等方式捕捞黄鳝的的增长,野生黄鳝的数量逐年递减,随着市场对黄鳝需求的增加,在人工培育和养殖黄鳝上,成为一个十分热门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农村,有大量的田地和稻田,土地肥沃,只要了解黄鳝的生活习性和
大家好!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好多东西都已经人工养殖了,养殖方式也是五花八门,黄鳝也不例外,黄鳝养殖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池塘、网箱、稻田等养殖方式,其中以网箱养殖较为灵活方便。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讲讲,黄鳝的人工饲养,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养殖朋友有
大家好!纵观国内黄鳝养殖状况,其主要的养殖方式有水泥池养殖、池塘网箱养殖、稻田仿生态养殖等。从技术角度分析,其养殖方式大多以获取季节差价为目的的囤养方式,即将野生黄鳝在低价位时囤养起来,在高价位时销售。由于技术含量低、管理不规范、高回报和高